WUJIANG INTERIOR DESIGN
近年来,在居住精细化的需求下,越来越多人开始对“家”的要求越来越高,们对照明的诉求也从基础的点亮环境,上升到营造氛围,追求更为个性化舒适的照明环境。
其中,“无主灯照明”,这个“新名词”也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。什么是“无主灯照明”?
尽管在设计专业领域,无主灯照明已经是屡见不鲜的设计准则,在国外也已经是最基础的理论。但在国内的家装领域,大家对这个概念还是知之甚少,很多业主对于家里没有一盏大吊灯或者吸顶灯都表示不解。
下面,吾疆就给大家科普一下“无主灯照明”。
“无主灯照明”是照明设计中的一种表现手法。所谓术业有专攻,大部分业主也非室内设计行业,所以与其给大家解释“无主灯设计”的概念,倒不如直接了当的给大家看看什么“无主灯设计”。
传统主灯照明
既然有“无主灯照明”,那必然也有“主灯照明”。至于“主灯照明”是什么,相信大家看了之后会十分的熟悉,也不需要吾疆给大家过多解释。
这个是80、90年代每家每户的情景,绿色的墙裙,红或黄色的门,每个房间一盏顶灯,组成了一个基础的居住环境。
但直到今天仍然有接近90% 的家庭,每个房间还是一盏灯了事。即便是居住环境的大有改变,但照明这个和人类密不可分的要素似乎被忽略很久。
可以看见,“传统主灯照明”最明显的特点就是,习惯依靠一盏大灯、或吊灯来照亮整个空间。而无主灯照明则与它有着相反的特点。
无主灯照明
相信大部分人第一次接触无主灯照明,可能更多在商业空间,如酒店、商场、餐厅等。
的确,“无主灯照明”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会更为频繁。
比如,现在的酒店基本都是无主灯照明,高星级的酒店,照明设计都做的非常完善,通常都有专门的照明设计师来深化。
比如以下这些案例都是很棒的照明设计案例,我们做设计的时候也追求“见光不见灯”的状态,让人很自然的感受到光,但是你并不需要知道灯在哪里。
尽管无主灯在商业领域上已经普及和成熟,但在家居环境中又是什么样子呢?该如何去运用呢?
客厅有无主灯的区别
客厅中的这盏主灯虽然照亮了整个空间,但整个空间并没有主次之分;而无主灯的设计,可以设置不同的灯光去匹配不同的场景和活动;
比如下面这个案例就是以射灯作为基础照明,两个落地灯做重点照明,很有氛围,很有层次感。眼睛所及范围内没有刺眼的眩光,让人感觉舒适,安静。
而以下这个案例则是以灯带为基础照明中比较好的例子,灯带漫反射出来的光,很柔和而且均匀,让人感觉安稳,我自己的卧室常年就床头背后一条调光灯带。
大范围的灯带基础照明可以创造一个很平稳的环境,但是有时需要加入一些射灯,在经常活动的区域作为补充。
因为空间中不同的活动需要的照度是不同的,比如需要看书的时候,基础的照度可能就不够了,这时候就需要在你看书的位置打开一盏射灯,或者落地灯。
而以射灯为主的空间会更有层次感,不会显得沉闷,想要什么样的灯光氛围,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。
下面这个案例也同样很有意思,这也是非常高级的照明处理手法,大家注意他的吊顶,几乎看不见任何灯,就台球桌上面承担一定装饰作用的两盏吊灯画龙点睛。照明都分散到各个位置,只在有需要的地方才有灯,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巧妙的处理。
下面这个空间也是一个十分不错的照明处理方式。
餐桌或厨房上的一盏主灯,虽然照亮了整个餐厅,但是光线发散且没有检点。而无主灯照明,则可以把灯光聚焦在食物上,让食物看上去更可口。
当然,无主灯并不是说就不做吊灯。现在的吊灯其实大多数时候都是做为一个装饰而存在,需要与其他灯具所搭配的,
有无主灯的区别,在卧室里尤为明显,换句话说,卧室里主灯基本“退休”了,如今许多时候设计了主灯也只是为了满足装饰效果。主灯照明会影响睡眠质量,只能关闭,而一关全屋黑的状态严重影响灯光体验。
而无主灯照明就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,比如妻子休息,丈夫还有看书的需求,那么一盏台灯或阅读吊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。此外,壁灯发出的舒适的光能让我们的睡前时间更加舒适放松。
此外,无主灯照明还可以结合一些创意,让整个空间变得有趣起来。
在马桶上面扣手机已经成为大部分人的习惯,这时候单靠一盏吸顶灯似乎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了。
每个空间一盏主灯,满足了基本的照亮的需求,但是无主灯的场景里面,空间不仅只是照亮而已,更有了氛围和层次感。